我以为十二橡树的生活会永远平安舒适,永远不会有什么改变
玛格丽特·米切尔《飘》

原以为这只是一本写女性独立主题的书 , 看时才发现 ,这不是女权主义的理想岛屿。这是历史灰烬深处的余温, 残留着战乱下属于斯嘉丽的年华 , 正如电影译名《乱世佳人》。
女主斯嘉丽出身高贵, 从小受到妈妈严格的南方贵族教育, 必须彬彬有礼地请客人留下吃晚饭、在宴会上不能吃太多食物……斯嘉丽的个性并没有在妈妈的熏陶和嬷嬷的管束下停止发展 。她学到了如何假装像个淑女, 如何得体的应对男人的殷勤 ,并精通此道。 她难以忍受身边的男人不为自己倾倒,哪怕她不喜欢对方。关于吸引男人的目光和惊艳他人的岁月, 她乐此不疲 ,这是年轻野性的斯嘉丽 。
阿希礼热爱书与油画,喜欢精神内涵的自由。这一点让斯嘉丽不解,又使她着迷,肤浅地投入到一厢情愿的感情里。爱上阿希礼,十六岁她为此随意决定了自己的婚姻 。十七岁她搬去亚特兰大照顾阿希礼的妻子,为了能听到从军的阿希礼的音信 。十九岁接济阿希礼一家,为他提供工作。 她爱他 ,尽管他娶了梅兰妮,尽管他的思想不随主流,尽管他远赴战场杳无音信,尽管他没有能力经营,甘为懦夫。从十六岁她得不到他开始,到她最后醒悟。因为斯嘉丽好强的个性,她才回对自己得不到的如此在意。她的爱狂妄自大,又隐忍不发,静静躺了多年。
匆匆嫁给查尔斯, 不出两个月她就成了寡妇 。披上黑色 ,远离社交活动, 让她无趣的发疯 。她还是十六岁的少女 ,却不能像之前那样永远是舞会的中心、 人群的焦点 。她不明白有什么意义 ,只是因为名声, 只是因为规矩 。而这与她骨子里暗含的叛逆格格不入。

瑞特, 他带着上流社会不会有的野蛮走来, 一步步引诱斯嘉丽开始抛弃她的伪装 。对梅兰妮、嬷嬷他尊重对方、善解人意;对于狂热的北方人他理智清醒;对于斯嘉丽他总是毫不留情的揭开她的面具。他希望斯嘉丽能正式自己,脱离戒律。不顾女德 、不顾礼法 、这与斯嘉丽隐藏的野性相吸 。她步步陷入 ,同时精打细算 、克制又纵容自己 。
美国南北战争在北方群众无畏无知的热情中爆发了。硝烟弥漫,战火烧到了亚特兰大,斯嘉丽为了照顾生孩子的梅兰妮留下而错过了逃走的时机。在一天夜里,走投无路的她驾着瑞特偷来的马车,护送一车人回了塔拉,回到了她热爱的熟悉的土地上。
战争下, 她必须熬过难关。 随着男人们死在前线上, 病痛、饥饿 、灾难阵阵涌来 。妈妈去世 、大批黑奴逃走、北方军队烧抢洗劫…… 原来富有平安的塔拉庄园, 如今只剩下一座空壳 。斯嘉丽成为了许多人的依靠,不得快速成长。难熬的日子里,她亲自下地摘棉花、管理家庭、安置精神失常的老父亲和年轻幼稚的妹妹们。但同时,失去了母亲的约束,生活的压迫,使她不顾世人的眼光,开始变身冷酷的利益主义者。她欺骗费朗克,抢走了妹妹的未婚夫;为了维持锯木厂的生计而雇佣监狱犯人,放纵压榨劳犯的工头;与南方人仇视的北方佬和共和党人交往生意……
全剧的高潮在于,斯嘉丽为了见瑞特,她用母亲的旧窗帘缝制华丽的衣裳。灰绿的礼服张扬,衬她宝石绿的眼睛,配她爱尔兰人的灵魂。她用迷人的装束,骗过了许多人,几乎使她自己都相信了。
最后,为了财产, 她如愿嫁给瑞特 ,在欧洲拥有一段无忧的蜜月生活,生了一个女孩,过上美满的家庭生活。她却依然心系阿希礼。直到最终她才明白 ,她爱的是瑞特, 阿希礼只是未了的执念 。然而心爱的女儿意外去世使瑞特一蹶不振 ,对于生活 ,他只有漠然, 再也没有初遇斯嘉丽时的热情与爱了。
十六岁穿绿色新裙子的日子已经远去,属于斯嘉丽的岁月艰难流淌 ,带着希望。
转载请注明转自:http://moyubao.net/reader/1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