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 5月 30th, 2023
可爱的小蜘蛛

一群美国的科学家已经成功地将蜘蛛网翻译成了音乐,他们认为这很可能是蜘蛛希望人类能与它们进行“神秘通话”。

这段音乐捕捉了振动的蜘蛛网的频率,并基于此完成了创作,在此过程中,不同频率的声音被分配到不同的弦阶上。科学家们用激光扫描天然蜘蛛网,捕捉二维截面,然后辅以计算机算法重建蜘蛛网的3D结构。这项创举使得研究小组创造了这种特殊音乐的“音符”,然后他们根据蛛网的3D结构将其与“音符”对应,组合成了图案,产生了科学家们认为可以进行跨物种交流的旋律。

研究人员还设计了一种形似竖琴的乐器,并在几次全球范围内的现场表演中奏出了这首听起来很阴森诡谲的蜘蛛音乐。

该项目的主要研究者——博士马库斯·布勒在一份官方声明中给出了如下解释:

蜘蛛栖息在蛛网上,这些丝线像是不断震动的弦一样,构成了它们的生活环境。它们的视力很糟糕,所以只能通过不同频率的振动来感知自己的世界。

这些振动可能发生在蜘蛛在拉伸丝线筑网的过程中,也可能发生在蜘蛛网被风吹动或因捕获的苍蝇不断挣扎而晃动时。它们使蜘蛛能够接收到重要信息。

布勒认为,这一研究进展可以提供一种“与人类通常经验截然不同的,新的音乐灵感来源”,同时它也有望能让研究员们对蛛网的3D模型建筑与整体构造产生新的、更深入的了解。

该团队还发明了一种令人惊叹的虚拟现实设备,让人们——大概不是蛛形动物恐惧人群——能以视听的角度“进入”网络。

科学家将蛛网可视化的图片

布勒如是说:“虚拟现实环境真的很诱人,因为你的耳朵会先于你的双眼捕捉到蛛网结构的一些细节特征,这些细节也许你已经通过视觉观察到了,但是大脑尚未对此做出反应。而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双重叠加,你可以真正开始了解蜘蛛生活的环境。”

谈及未来时,该团队表示有兴趣学习如何使用自己的语言与蜘蛛交流。他们记录了蜘蛛进行不同活动时产生的蛛网振动,例如筑网、相互交流或发出求偶信号。虽然这些频率在人耳中听起来可能过于相似,但机器学习算法能够将这些声音正确地分类为构成蜘蛛生活的各种活动。

布勒还表示:“现在我们正在尝试生成合成信号,基本上可以称为蜘蛛的语言。如果我们将它们放在某些特定频率振动的场景中,不知是否可以影响它们的行为,我们是否可以借此开始与它们沟通?这些都是令人精神一振的想法。” 这种“与蛛交流”的说法耐人寻味,同时却又十分诡异。

本文翻译自:Scientists Translated A Spider’s Web Into Music And Experts Think It Might Allow Us To ‘Talk’ To Them

   
 摸鱼堡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均为原创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转自:http://moyubao.net/news/1326/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