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起的比较晚,原因是我们提前订了上午10:45的莫高窟门票,所以9:50才出发。
莫高窟(千佛洞)
到了莫高窟,取了票,我们先去的数字展示中心,排队等了十几分钟后,在这里观看了两部讲述莫高窟的影片。第二部影片是在球幕影院中放映的,里面有莫高窟多个洞窟的精美壁画,展现在球幕上十分惊艳。
由于版权限制,播放的影片不允许拍照摄像。
看完影片后,我们坐上了景区大巴车前往莫高窟参观。

下了大巴,又排了好久的队才进了莫高窟大门。原来每若干人次就有景区的导游带领着参观和讲解,每个队伍参观的洞窟数目有限,仅8个,而且是导游随机带领参观,但是莫高窟洞窟共有730个,我们只能游览到一小部分。
洞窟内禁止拍照,因此没能留下这些古代的精美佛像和壁画的相片。
我们第一个参观的是一座高达二十多米的大佛。这座大佛不是塑的,而是从断崖石壁凿出来的,我们站在洞窟内,抬头仰望这尊大佛,顿时觉得自己过于渺小。导游拿着手电筒,一边照着佛像各处一边为熟练地我们讲解。看看佛的双脚,脚趾甲都凿刻的十分光滑,身体也很圆润,没有一丝违和之处,可见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智慧。
接着又参观了几个隋、唐、西魏时期的洞窟。每一个洞窟内必不可少的就是在四壁上和顶部排列地整整齐齐的小佛像。穹顶中心总是一片圆形或方形的对称图案,每一层都有不一样的图腾和花色,向外延伸。
西魏时期,佛教还保留从印度传来时的形态,壁画上的佛大多是印度人或胡人的样貌,姿态也不够优美。
隋朝时期,皇室信佛,因而将其奉为国教,上至百官帝后,下至平民百姓,都虔诚礼佛,这时期开凿了很多洞窟。
唐代的壁画最为精致,且画中的飞天、佛陀都比较丰满。我们参观了第148窟的卧佛,是唐代所建,后经过几次重修,这座佛体态似女人般丰满,曲线柔美,洞窟的形状普通如同棺椁,也与卧佛的寓意相衬。

有些洞窟的壁画已经残缺,或是金箔被人凿盗,或是部分颜色氧化,或是受光照影响颜色暗淡,亦或是泥基脱落。
最后参观的是藏经洞,这里在清代才被人发现,发现者是一个道士,这个道士在打扫沙土时发现了藏经洞,洞虽不大,里面却有四万多件藏书。他将大部分藏书卖给了外国人,将所得的银两用于修缮莫高窟,很多清代修复的佛像都是他的缘故。但是这几万件藏品价值连城,如今很多都散落在外国的博物馆中,我国只剩下八千多件,这是难以估量的文化损失。
参观结束后,我们跟着导游去了莫高窟里卖文创的地方,挑了几件喜欢的礼品准备送人。没成想又是一次惨痛的教训。
买完出来已经两点多了,我们都饿了,在旁边店里买了酿皮吃,这东西跟凉皮差不多,比凉皮宽一点厚一点。
吃完又去了陈列展厅看看。这里复刻了一些保存比较完好的洞窟,不过仍然禁止拍照。没有讲解员,我们就走马观花,看个大概其。

鸣沙山月牙泉
下午五点我们到了鸣沙山月牙泉,这会太阳还很毒,我们都戴上了墨镜,撑着伞。
我们每人花了五块钱买了鞋套,这样进去之后就可以在沙漠中畅游了。
这里有很多驼队,可以载着游客绕着黄沙走一圈,游客们在慢悠悠的骆驼背上晃动着。游客们几乎都全副武装,有的人戴着只露眼睛的帽子,有的人脸上围着防沙的方巾,戴着墨镜和帽子。

我们穿上鞋套,走向月牙泉方向,果然是弯弯的月牙形状的一片泉水。
但是在同一水平线上看不清楚全貌,我们也准备爬上沙丘再拍下俯视的月牙泉。
远看有很多人在沿着一条直线向上攀登,仔细观察会发现有一条白色的绳梯。我们随着人群沿着梯子向上走,这比直接踩在沙子里要省力的多,脚掌大部分踏在了白色木阶上,这些木阶由绳索串起来,绳索段之间由铁链铰接。

二十多分钟,我们到了沙丘顶,在这里看月牙泉就非常清晰了,弯弯的月牙与泉边的楼阁映衬,背景是茫茫沙漠。
这里还有沙漠卡丁车,我们花了巨款并且要了行程中的录像,一共花了410。不过的确很爽,这车马力十足,小伙伴们还各自开了一小段,也算是巩固了几年未用的车技。
在车程中,我们停下来拍了沙漠中的梭梭树,就是大伙蚂蚁森林种的那种树。没有我想象中的大,梭梭树还是很矮的,看起来绿色也比较有限。毕竟存活在黄沙之中,没有过分美丽的资格。
到了终点,我们的卡丁车司机说这里其实是拍摄月牙泉的最佳地点。我们在这个沙丘顶拍了拍照,坐着休息了一会,身上又携带了不少沙子。

据说沙丘上的日落景色特别美,可是在敦煌,日落要等到九点,于是我们想了想即将挨饿,就准备下去了。下去的过程还挺有趣,我们发现有人买了屁股形状的塑料硬坐垫,本以为可以看到他们滑沙下去,可惜结局就是他们只能拽着坐垫前面的把手往下一点一点的蹭,根本滑不起来。
我们像其他人一样,深一脚浅一脚地从沙丘的坡上慢慢下行,完全不用担心不小心会摔倒滚下去,因为沙子阻力很大,人就算倒在地上也就是坐出一个大坑而已。下了沙丘,我们的鞋套已经非常脏了,鞋底也都跑偏了,我们脱掉鞋套,又脱掉鞋,发现鞋里进了好多沙子。我脱下袜子,袜子上也堆了大片沙子,脚趾缝和指甲里都是沙子。
纪念品的教训
出了景区大门,我们看到了一些卖纪念品的街边摊。走过去一看,小伙伴在莫高窟买的10块一个的钥匙扣,在这里卖15块钱两个,小伙伴那时候买了四个,血亏。
我看着还不错就挑了两个,不过上面沾了好多沙子,回去还得洗洗。
另一个小伙伴看上了几个书签,挑了一会又还价,从140讲价到110,满意的带走了战利品。
晚上去夜市吃了饭,还买了新疆的馕,我先买了一个白糖的馕,吃着发现很香很上头,就又买了两个玫瑰的馕准备带着在路上吃。小伙伴也出于好奇各买了一个。

由于我的手不适应干燥的西北,经历了沙子的摧残后掌纹泛红,有裂开的趋势,我们就进了一家小超市看看有没有护手霜。居然真的有!我们又挑了一些吃的,结账时发现这里也卖纪念品,包括钥匙扣,书签,丝巾之类的。
一问价格,又是暴击!
在鸣沙山景区买书签的小伙伴气的够呛。还好当时没在莫高窟买丝巾,不然这十块钱一条的丝巾更气人。
本来我们还问了司机,这里有什么特产卖,去哪卖比较好,司机说去服务区买的话价格还可以,而且没有假的。今天这一通,我们回去之后就不打算买特产了。
在回酒店的路上,我们又看到了卖这类东西的店。进去一看,我在莫高窟40块钱买的明信片才卖20块,亏的只剩裤衩了。
回到酒店,我坐在床上,后来脱了裤子,结果床上多了一堆沙子。我摸摸脸,脸上也是沙子。到处都是沙子!
敦煌完完全全就是座旅游城市,我从未见过超市各种商店都卖着文创和特产的地方。也难怪,在夜市逛的时候,我在跟小伙伴吐槽这里怎么这么多回民时,前面一个大叔听见了,说这里只有3000多本地人。
转载请注明转自:http://moyubao.net/anything/2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