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生涯的最后一年,在这个夏天,我和两个好朋友一块计划了一趟长途旅行,从天津出发,先飞到西安,玩三天之后飞西宁,包小团走过青海的各路湖泊和美景。
在出发前的这一晚,我决定开始在博客记录每一天的见闻和感受,顺便存下一些漂亮的风景照片。
今天是6月9号,我们一行三人中午从学校出发,下午两点多到了滨海机场,运气不佳的是,航班延误一小时,不得不晚一点到达西安了。
下午4:43,我们终于登机了。靠着椅背在飞机后排向前看去,我脑海里闪过了神夏里的一个画面——“幽灵航班”。
晚上7:40,一行人下了飞机,饿的眼冒金星,还有一位口干舌燥而且今天只吃了一个三明治。我们在地图上搜索到酒店的行程,又是眼前一黑,好远好远,坐地铁加步行全程将近两个小时。
走到了咸阳机场的出口附近,有两三位身披红色绶带的小姐姐问我们要去哪里,并强烈推荐我们乘坐机场巴士。斟酌了价格和时间之后(其实是懒得走了),我们就买了三张单价25块的机场巴士8号线的票,到达钟鼓楼下车大约需要80分钟。
超市,有超市了。饥肠辘辘的三人进了超市买了饮料和小饼干准备上车先填个两分饱的肚子。
晚8:07,机场巴士载着我们前往这座古城的标地建筑。随着夜幕降临,道路两旁繁茂的树木也渐渐失了颜色,远处修炼浮现了星星点点的楼宇灯光。
夜色渐深,但是路旁的店铺越来越多,灯火通明。有响当当的“秦唐大药房”,还有奇奇怪怪的“蝎王府羊蝎子”,还有一个卖酒的点名字很棒“杯莫停”。
其实每个城市本地商铺的名字都各有特色,这个等到西安之旅结束时再说。
晚上我们九点多总算是到了酒店,酒店就在回民街里,所以没有吃晚餐的我们办了入住后,把行李放下就在回民街寻觅吃食了。
刚走了几步路,就面临十字路口的选择,我们看着几个方向的街道看起来大同小异,就随便选了右侧继续逛。
走了一段距离,看着四周的推车小铺和街边小店卖着各式各样的小吃和花里胡哨的纪念品,我们有点眼花缭乱。鉴于要先填饱肚子,所以很快就决定了尝试一下特色的泡馍,前方右手边映入眼帘的就是两家一模一样的店面“老米家泡馍”。
我们还在说着这两个应该是一家吧,然后离我们近的这家门口的人说,“我们是第一家”。然后我们就糊里糊涂地走进了这所谓的“第一家”门店。
站在前台看着墙上张贴的菜谱,我们合计了一会点了两份牛肉泡馍和一份牛肉小炒。店家应该是回民,头上戴着奇怪的帽子还是头巾的。前台的人从后面拿出三只白色瓷碗,排在柜台上,然后分别向每个碗里放了两个圆圆的白馍。
令我们大为吃惊的是,她告诉我们要自己动手把两个馍撕成小块,放到碗里,再交给她完成后续工作。
三个人这就开始撕馍。
这白馍看着硬硬的,撕起来皮面上还有点脆,里面几层软软的。其中一个暴躁小伙伴觉得撕的差不多就可以了,三下五除二就把两个馍全部搞定了。结果店家过来看,跟她说,“你这个不行。要撕成我碟子里这个大小的块。”另一个小伙伴慢慢悠悠地撕着小块,还没完成一只馍。我俩笑着看看被“退货”的这碗馍,再看看店家手中碟子里的黄豆大小的馍块块,等店家走远了三个人都表示这实在是太严格了。
我第一个通过了撕馍的“考试”,店家拿走了我的碗去做牛肉泡馍了。

最后,一碗热腾腾的牛肉泡馍摆在了我的面前,汤水上面铺了几片刚切好的牛肉,肉的纹理还清晰可见。挑一筷子,筷子上挂满了粉丝和一些小馍块块。

从老米家出来,我们已经很饱了。就继续在回民街转悠,看看一些新鲜玩意。
一个小伙伴买了个簪子,店主还借我的头给她示范了一下如何用簪子盘头。
然后我们又逛进了一家卖关于西安的各种纪念品的店铺,流连了好一阵子,买了四件东西,但是出门之后发现买贵了,这段吃亏的经历不叙也罢。总之,买东西还是得货比三家,一时喜欢就很容易冲动。
逛到了十一点半多,小伙伴渴了,想着买一杯酸梅汤解解渴。不料这一杯酸梅汤就要十块钱,还没等小摊店主给接这一杯,我们就说不要了,赶忙跑路。买到六块钱一杯的酸梅汤时,已经是十多分钟之后了。我们纷纷表示这家太良心了。
走着走着,逐渐就揭开了所谓回民街的真面目。数不胜数的“老孙家泡馍”“老米家泡馍”,十块钱一杯的酸梅汤,三十块钱一个的不倒翁小姐姐摆件,写着令人尴尬的文字的扇子,卖头饰和租汉服的饰品店…

我看到了过度商业化的回民街,但是这条街上的的确确有很多回民,他们在西安这个旅游业发达的城市找到了致富之路。我对他们也并无讨厌。
十二点多我们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了酒店。
小伙伴去洗漱洗澡的时候,突然发出了奇怪的声音,然后她就喊我过去,给我一个红色的把手(无头牙刷),她说一打开就没刷头(≧∇≦)/

西安之旅今天才刚刚拉开帷幕…
转载请注明转自:http://moyubao.net/anything/2505/